欢迎您访问乡宁县政协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16日
欢迎您访问乡宁县政协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16日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育教育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今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不仅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怀,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远谋划。
近年来,我县以促进体育教育为抓手,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体现在:青少年近视、弱视率偏高,心理健康隐患增多,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融合程度低等。
为此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有序推进体育课程规划。
统筹我县教育、体育资源,研究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优化我县体育课程规划,调整各学段体育课程的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全县中小学“每日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体育活动真正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同时,强化对中小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考核,重点从实施、评价及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入手,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绩效评价范围,定期开展评估,确保体育教育工作质量。
2,优化师资配置,积极提升体育教育水平。
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资源,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学校提供足够且多样化的场地及体育器材,比如操场、篮球场、足球场、运动器材等,缓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供应不足的矛盾,多渠道保障学校体育场馆与设施能够满足基本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通过引进优秀体教人才、增加职称评定比例等方式,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人才队伍,并通过组织会议、集中培训、外派深造等方式,提高现有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水平。
3,建设智慧校园,数字赋能体育教育融合。
借鉴广东、浙江、湖北等先进地区全域推广校园数字体育和数字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将智能技术融入校园体育,打造智慧体育试点校区,建设智慧操场、数字体育器材等,定期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数字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数字AI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引入优质在线体育课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体育课程资源,建立数字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弥补乡镇师资短板。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县域体育评价管理体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强化日常体育评价,减少师生管理难度。
4,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体育教育协同发展。
教育部门要搭建学校与家庭、社会体育资源对接平台,全面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工作体系,引导家庭共“健”,带动形成家庭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动体育馆、运动场、口袋体育公园等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各级各类体育协会、社团在公共体育场所组织面向青少年的公益体育活动。设立社会体育人才进校园专项计划,吸引专业教练、体育志愿者等担任学校兼职体育教师或教练,弥补学校专业人才不足。
5,突出县域特色,打造乡宁体教融合名片。
打造乡宁体育教育品牌,鼓励学校结合乡宁地域特色与学生兴趣,开发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通过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组织全员体育赛事、开展校内外体育活动等方式,打造具有乡宁标识度的新模式。每年举办覆盖城乡学校的“乡宁青少年运动季”,设置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联赛。联合文旅部门开发“体育+文旅”研学路线,在云丘山、戎子酒庄、峰岭等景区建设户外拓展基地,面向全县中小学开发“研学徒步体育拓展项目”,将登山、徒步与生态教育结合,开展团队协作、抗压训练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同步成长。
各位委员,青少年是乡宁的未来。让我们以务实举措推动政策落地、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为培养体魄强健、心理阳光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力量!